如果,把一天24小時分為三份,分別為,工作時間8小時,工作之余8個小時,睡覺時間8個小時。
如何安排時間呢?
睡覺和工作的時間盡量不要壓縮,休息好,才能工作好,身體第一。
看來,工作之余時間只有8小時,該如何思考?
理論上看,工作之余有8個小時。實際情況,減去中午吃飯時間,減去晚上吃飯時間、減去刷微博、刷微信、刷抖音、打游戲等零碎時間。并且不約會,也就能余下3到4個小時完整時間。
非常多的人,很想在安靜的時候,讀一本書,靜靜地思考一下人生,回憶一段往事。因為移動上網太方便了,念頭剛起來,僅僅只作為念頭出現,然后迅速消失。
緊接著慣性地端起移動數字器官手機,用拇指撥動著屏幕,從這個鏈接,點到下一個鏈接,然后又點擊到下一個鏈接……
一直到身心疲憊,然后昏昏沉沉入睡。這是不是移動互聯網低頭族工作之余的常態呢?
最近我經常寫日志,有很多網友加我微信或QQ,其中有一個網友向我請教,張老師,您好。我現在的工作干的很不順心,想要換一份工作,換一個行業。進入什么行業好?
他非常有禮貌,態度非常好。我建議他,如果沒有更好的去處,建議留在原單位,調整心態,時刻積極進取,克服工作上的難題,然后愛上這份工作。如果還想換行,建議他利用工作之余,學習一些技能。
學習什么技能好呢?
我建議他,學平面設計、網站建設、編程語言、鋼琴、吉他、寫作、投資以及他擅長的,也可以是他兒時的夢想,任選其一即可。
建議他利用工作之余,把要學的技能或專業練習純熟。再考慮換工作或行業,這樣不僅避免創業失敗,導致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繩的情況。并且提高創業轉行成功率。
我身邊還有這樣一位朋友,他主要鉆研智能控制。在我沒有去科技城之前,有一次,去行政機關談一個項目,甲方派了一名技術人員和我們技術談。我們和這位技術員成為了朋友。后來,我搬到科技城辦公,竟然在科技城開會時,碰到那位技術員,我們相互加了微信才了解到,他利用工作之余,在家搞研發,他研發了無人機的某些專利,并且已經售賣。現在研發的3d打印機,已經在廣東批量生產上市,他才離開公職工作。
他利用工作之余時間,是不是創造了非常大的價值呢?
有的人可能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說,我沒有時間。在我看來,他不是沒有時間,他是沒有自我!
如何找到自我?
不要隨波逐流,不僅要有想法,還有行動,只有實踐,才能驗證想法。做一個有個性的人。
社會瞬息萬變,要不斷的改變自己,白天8小時求生存,業余8小時求發展。把握有限時間,做一些非常具體的事兒,才能不做普通人。
問題:
你會如何來分配你的業余時間呢?